網上學會計
  • 首頁
  • 記帳士PDF教材
    • PDF教材目錄
    • 進入記帳士試閱區
    • 要求試閱會計學
  • 記帳士影音課程
    • 會計類影音課程
    • 考題類影音課程
    • 法規類影音課程
    • YouTube 頻道
  • 記帳士資格
    • 記帳士考試資訊
    • 記帳士影音課程
  • 線上問答
    • 會計考題問答
    • 會計概念問答
    • 實務經驗問答
    • 學習經驗問答
  • 關於
    • 關於本站
    • 本站師資
    • 比較對照
    • 心理準備
    • 要求贊助
    • 客服中心

解題學會計-104年薦任升等考試 中級會計學

選擇題20題、非選擇題2大題(6小題)

選擇題 第13題 題解

13. 懷特公司於X5年初將已空置多時之建築物,以每年$800,000之營業租賃方式出租給萊斯公司3年,該建築物於出租時之帳面價值等於公允價值均為$5,500,000,預估殘值為$500,000,剩餘耐用年限為 5 年,採直線法折舊。懷特公司對投資性不動產後續衡量之會計政策係採用公允價值模式,試問下列二情況對懷特公司 X5 年損益的淨影響為何?

情況一:懷特公司無法持續、可靠衡量該建築物之公允價值。
情況二:懷特公司認為該建築物於 X5 年底之公允價值為$5,000,000

A. 情況一有淨損失$200,000;情況二有淨損失$200,000 
B. 情況一有淨損失$200,000;情況二有淨損失$300,000
C. 情況一有淨損失$300,000;情況二有淨利益$300,000 
D. 情況一有淨利益$300,000;情況二有淨利益$300,000D.20.0%

(答案選C)

觀念解析

這題在考投資性不動產:成本模式及公允價值模式下損益之計算。

其中有考到十分冷僻的細部準則,所以要拿到分數具有相當的難度。

但同學不要被這種”例外”情形嚇到,
只要記取這一題的教訓,下次不要再犯就好。

平時在準備考試時,還是應以基本觀念為先哦 ~~

這一題難的地方在於,當公司對投資性不動產採用公允價值模式時,
若在原始取得時即判斷某一特定物件無法持續取得公允價值,
應將該物件以成本模式衡量,
且就算該物件後續可取得公允價值亦終生不得改採公允價值模式。

重點來囉 ~~ !!

當這種殊殊情形發生時,
IFRS特別規定,因為該投資性不動產之公允價值無法可靠衡量,
所以在計提折舊時,其殘值必須以零計算折舊。


原因很簡單,如果目前的公允價值都無法取得了,
怎麼可能有辦法知道數年後的估計殘值呢?

這個厲害的考點,也是特殊的規定,
是大部分同學幾乎100%會忽略的小細節,
對付這種小考點,其實不用太緊張,
只要從今天開始把這點牢牢記住,不要再犯錯即可。

廢話了一堆,開始解題吧~

情況一:

投資性不動產因公允價值無法持續取得,而採用成本模式時,
在提列折舊時應以殘值為零計算 (強制規定,公司有估殘值也不得採用)。

所以X5年折舊費用 = (5,500,000-0) / 5 = 1,100,000

又租金收入為800,000,

故當年度損益為:800,000 - 1,100,000 = -300,000 (淨損失300,000)。

情況二:

投資性不動產採公允價值時不必提列折舊,但應對投資性不動產進行評價,認列公允價值變動損益。

公允價值變動損益 = 5,000,000 - 5,500,000 = -500,000(跌價500,000)

又租金收入為800,000,

故當年度損益為:800,000-500,000=300,000 (淨利益)

綜上,應選C。

上一題|題目目錄|下一題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
常問集:

買PDF書常見問題
​付費學員常見問題(舊)​
我要:
​
連絡客服/提供意見
​
用信用卡付費
用ATM轉帳付款
重設付費學員密碼
分享學會計甘苦
申請贊助
圖片
30天鑑賞期,全台最長
© 2012-2023 網上學會計™ LearnAccounting.tw All Rights Reserved.
版權所有 未經作者同意 請勿轉載
Picture
  • 首頁
  • 記帳士PDF教材
    • PDF教材目錄
    • 進入記帳士試閱區
    • 要求試閱會計學
  • 記帳士影音課程
    • 會計類影音課程
    • 考題類影音課程
    • 法規類影音課程
    • YouTube 頻道
  • 記帳士資格
    • 記帳士考試資訊
    • 記帳士影音課程
  • 線上問答
    • 會計考題問答
    • 會計概念問答
    • 實務經驗問答
    • 學習經驗問答
  • 關於
    • 關於本站
    • 本站師資
    • 比較對照
    • 心理準備
    • 要求贊助
    • 客服中心